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

偶像啊偶像




小時候是個性格討人厭的女孩,看身邊鄰居迷偶像迷得死去活來,心底非常不屑:「不過是長得帥一點的男生嘛!」那時候以為不跟她們一起迷,以為自己躲在家裡聽英文老歌就很高級,現在想想那時的自己真是個性格惡劣的自閉鬼。

可是小女孩的交友圈除了學校,就是鄰居。成長在1990年代的我們,九歲十歲時先看到電視上轉播天安門事件,與鄰居姐姐一樣大的學生血流成河;大陸開放探親,身邊的叔叔伯伯甚至爸爸都回去看看;電視上除了三台,除了連續劇之外,也開始有了日劇,第一次認識的日本女星是鈴木保奈美;還有,家裡終於裝了一台錄放影機,終於不用每次眼巴巴的等待小鎮上唯一一間電影院上映新的電影。但錄影帶是大人的領地,爸媽嚴格規定我們看電視的時間,而最常看的帶子是滿清十三皇朝。我的清朝歷史記憶全部靠著這支長命錄影帶建立起來,至於其他電影?年紀太小,不准看。可是越不准,越是躍躍欲試。常常爸媽上班不在家,我與隔壁鄰居家兩名年紀相仿的女孩跑去錄影帶店租錄影帶,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洋片,對我們而言,電影就是港片。就是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鐘楚紅張曼玉還有梅艷芳。

我與鄰居女孩如如,還有她妹妹欣欣,一起背著大人租帶子回家,趁他們都出去才偷開。我們看過一些搞笑片,甚麼開心鬼系列、八星報喜,也大概知道只要新年上映的電影,多半是歡樂喜劇,無論如何大家最後都會很開心。後來看到了英雄本色,懵懵懂懂的瞥見所謂大人世界裡的複雜;然後是周星馳,然後是……不過在那無知歲月裡,看過最多次的電影是「天若有情」。男主角是劉德華,女主角是當時非常年輕的吳倩蓮。如如最喜歡劉德華。她常常說:「劉德華好帥啊!以後長大後要嫁給他!」
當時我們對愛情的印象是那樣的:白色的婚紗、坐在摩拖車上緊抱著心愛的男子、以為許諾就是一生一世、還有不知哪來的背景音樂與鮮花。當然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印象最深的還是結局,女主角抱著笨重婚紗在破曉的公路上奔跑,踢掉了高跟鞋,踉蹌蹣跚地跑著。而男主角血染白西裝,躺在馬路上,一動也不動……那一幕讓多少少女掉淚,我不知道,但我記得當時一起看的三個人全哭得唏唏嗦嗦,每次輪到如如選片,她都選這一部。後來幾乎看到會背了,脅迫她不准再租,終於中止天若有情無止盡的重播。

看過這部電影後,如如更是堅定了對劉德華的崇拜。她蒐集他的海報、錄音帶,電視上只要有他,如如很少錯過。她喜歡看言情小說,喜歡愛情電影,喜歡那些代表美好時代的偶像。我有時陪著她一起蒐集,有時對這樣的搜集嗤之以鼻:不過就是個人,幹嘛那麼迷戀?如如不管,她喜歡他。就是喜歡。劉德華不但是個偶像,更是個王子,是個女孩對愛情的憧憬,與想望。
我們慢慢大了,如如還是對劉德華的愛矢志不虞,我有時陪著她看,也慢慢覺得他真的很帥。無論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,他還是堅定站著,扮演各種角色,唱各式情歌。我慢慢大了,世界也慢慢改變。慢慢的錄影帶不見了,慢慢的錄音機不見了,慢慢的我忽然發現我已經三十了,而慢慢的,當年的王子其實也娶了一個美麗的女子。慢慢的,我知道愛情不是只有鮮花與背景音樂,也不是轟轟烈烈的穿白紗在公路上飛奔。

但如如沒有這些慢慢的過程,她靜止在她的二十三歲。
那天我回埔里,走進教堂。教堂裡兩排椅子上都擺滿了鮮亮雪白的百合花,紅地毯鋪得長長,是婚禮的擺設,但前方沒有新郎,只有如如躺在黑木棺材裡,像睡著了一樣。

後來再看到劉德華,我都會想起如如。「我想嫁給他,或者像他一樣那麼帥的男生。」他大概不會知道,在某個鄉下小鎮,曾有一個女孩如此迷戀著他吧。劉德華還在往前走著,他慢慢變老,慢慢轉型,最近開了演唱會,身材還是很好。也許此時此刻,在我所不知道的某個鄉下的小鎮,還是有三五個女孩圍在一起,偷偷看著他的演唱會,想像夢中的王子翩翩走來,就像電影一樣。

近日感想

有時候覺得書讀得越多,或遇到更多人,越感到自己非常無知。
我唯一所知,便是我一無所知。
真的。